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振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是一個中醫名詞,有兩個不同的解釋:

  1. 振顫,搖動:指身體或四肢不自主地顫抖。振顫可以由風寒、痰濕、氣血虧虛等原因引起。風寒引起的振顫常見於外感風寒,症狀包括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地顫抖,伴隨畏寒、發熱、頭痛、鼻塞、流涕等症狀。痰濕引起的振顫主要出現於痰濕內阻,症狀為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地顫抖,伴隨胸悶、痰多、咳嗽等症狀。氣血虧虛引起的振顫常見於氣血兩虛,症狀為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地顫抖,伴隨面色蒼白、心悸、氣短等症狀。

  2. 奮起,暴發:指一種突然發作的疾病。振發可以由風寒、痰濕、氣血虧虛等原因引起。風寒引起的振發常見於外感風寒,症狀包括突然發熱、頭痛、全身疼痛、鼻塞、流涕等症狀。痰濕引起的振發主要出現於痰濕內阻,症狀為突然發熱、胸悶、痰多、咳嗽等症狀。氣血虧虛引起的振發常見於氣血兩虛,症狀為突然發熱、面色蒼白、心悸、氣短等症狀。

振一詞在古籍中也有提及,例如《黃帝內經》、《傷寒論》、《金匱要略》、《諸病源候論》,以及其他中醫古籍都有相關的記載。

總結來說,振這個中醫名詞有兩種解釋,一種是指身體或四肢的不自主顫抖,另一種是指突然發作的疾病。這兩種解釋都與風寒、痰濕、氣血虧虛等因素有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