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振寒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振寒
振寒,中醫病證名。發冷時全身顫動。出《素問·寒熱病》。《證治準繩·雜病》:「振寒,謂寒而顫振也。」《靈樞·口問》:「寒氣客於皮膚,陰氣盛,陽氣虛,故為振寒寒慄。」
《張氏醫通·寒熱門》將振寒分為三種:
- 陽明熱,陽盛而陰氣加之,灑灑振寒者,治當瀉陽,用白虎加人參湯、竹葉石膏湯;
- 陰盛陽虛,振振寒慄者,治當補陽,用黃芪建中湯;
- 真陽虛寒慄不振,或兼風寒則振,治當溫補,用桂枝加附子湯。
參見戰條。
振寒的症狀
振寒的症狀主要表現為發冷時全身顫動。患者常常會感到寒冷,並且會出現全身顫抖的症狀。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四肢冰冷、手腳發麻的症狀。
振寒的病因
振寒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種:
- 陽明熱:陽明熱是指陽明經脈有熱邪,導致陽氣過盛而陰氣不足的病症。陽明熱患者常常會出現發熱、口渴、大便乾燥、小便黃赤等症狀。
- 陰盛陽虛:陰盛陽虛是指陰氣過盛而陽氣不足的病症。陰盛陽虛患者常常會出現畏寒、手腳冰冷、四肢無力等症狀。
- 真陽虛:真陽虛是指真陽不足的病症。真陽虛患者常常會出現面色蒼白、四肢冰冷、手腳發麻等症狀。
振寒的治療
振寒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- 陽明熱:陽明熱患者可以使用白虎加人參湯、竹葉石膏湯等清熱瀉火、生津止渴的藥物進行治療。
- 陰盛陽虛:陰盛陽虛患者可以使用黃芪建中湯、桂枝加附子湯等補益陽氣、溫經散寒的藥物進行治療。
- 真陽虛:真陽虛患者可以使用附子理中湯、四逆湯等溫補陽氣、回陽救逆的藥物進行治療。
振寒的預防
振寒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-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-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- 飲食清淡,不吃生冷、辛辣、油膩的食物。
-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戒菸戒酒。
振寒的注意事項
振寒患者在治療期間,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- 遵醫囑服藥,不要自行停藥或加減藥量。
- 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- 飲食清淡,不吃生冷、辛辣、油膩的食物。
-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戒菸戒酒。
如果振寒患者出現以下症狀,需要立即就醫:
- 發熱超過38.5℃。
- 持續嘔吐、腹瀉。
- 呼吸困難、胸悶、心悸。
- 意識不清、抽搐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