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鄭承瀚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鄭承瀚(1759年-1824年),字若溪,一字樞扶,安徽歙縣人,是清代喉科醫家鄭宏綱的長子。他與弟弟鄭承洛一起學習家族的醫學知識,尤其在喉科方面有深入研究。他創造了「金從水養」的治療方法,行醫二十餘年,治療了很多患者。他除了專精於喉科醫學外,也通曉地理,曾遊歷楚、豫、江、浙等地,並獲得傳統醫方的傳承,多次成功應用到治療中,同時也擅長幼科、痘科及針灸。

他在嘉慶九年(1804年)與方成培一起編修古方,增訂了方氏原著《重樓玉鑰續編》兩卷。這本書詳細討論了喉科虛證和以色脈來辨證。對於白腐證,他提出了「虛燥」的治療方法,補充了《重樓玉鑰》中遺漏的部分。另外,他還編寫了《喉白闡微》一卷(1797年),以及《咽喉辨證》和《痘科切要》等著作。

在《喉白闡微》一書中,鄭承瀚指出:「喉白之證,多因風寒之邪,客於咽喉,閉塞氣道,致使痰涎壅盛,凝結成塊,阻塞咽喉,不通氣息,故名白腐證。」他認為白腐證的病因是風寒之邪,病理是痰涎壅盛,治療上應以祛風散寒、化痰散結為主。

他在《喉白闡微》中提出了「金從水養」的治療法,即將金銀箔貼敷於咽喉部位,以達到祛風散寒、化痰散結的效果。他認為金銀箔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,可以緩解白腐證患者的咽喉疼痛、腫脹等症狀。

鄭承瀚的「金從水養」治療法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,對於白腐證的治療具有一定的效果。然而,由於金銀箔具有一定的毒性,使用不當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,因此在使用之前應詳細諮詢醫生的建議。

鄭承瀚是清代著名的喉科醫家,他對白腐證的病因、病理和治療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,同時提出了「金從水養」的治療法,對於白腐證的治療有一定的效果。他的著作《喉白闡微》是研究白腐證的重要文獻,對於後世的喉科研究有著重要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