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鄭春回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鄭春回,字荊輝,清代著名醫家,祖籍華亭(今上海市松江),後遷居浙江嘉善。其父鄭崗,素有「喉科神手」之譽,醫術精湛,尤擅喉科。鄭春回承襲家學,深得父傳,於中醫喉科領域造詣非凡,成為當時頗負盛名的喉科專家。

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(1766-1767年),江南一帶爆發大疫,喉科疾病肆虐,患者眾多,病情險惡,尋常醫者難以應對。鄭春回以其獨到的診療技術,運用家傳驗方及針藥並施之法,救治大量患者,療效顯著,聲名遠播。其臨證經驗豐富,尤其擅長辨治喉風喉痺乳蛾等咽喉急症,對白喉(時稱「纏喉風」)之治療亦有獨到心得,充分體現中醫「辨證論治」的思想。

鄭春回著有《喉科源遠集》一書,該書彙集鄭氏家族數代喉科臨床經驗,內容涵蓋咽喉疾病的病因病機、診斷要點及治療方劑,其中不乏對火毒上攻陰虛燥熱等證型的深入剖析,並載有內服方、外敷藥及針刺法等多元療法,對後世喉科發展影響深遠。

在中醫理論框架下,鄭春回強調「咽喉為肺胃之門戶」,認為喉科疾病多與肺胃熱盛、外感風邪或陰虛火旺相關,治療上注重清熱解毒利咽開音,同時兼顧調理臟腑,以標本兼治。其學術思想承襲《黃帝內經》與《傷寒雜病論》之精髓,並結合臨床實證,展現中醫喉科「專病專方」與「整體調和」的結合。

鄭春回的醫學成就,不僅反映清代喉科醫學的高度發展,亦為中醫喉科文獻的重要遺產,對今日中醫臨床仍具參考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