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當位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當位
在中醫學的運氣理論中,「當位」是一個重要的術語,意指五運六氣與其對應的時位相符,形成一種和諧平衡的狀態。《素問·六微旨大論》中提到:「何謂當位?木運臨卯,火運臨午,土運臨四季,金運臨酉,水運臨子,所謂歲會,氣之平也。」這段經文闡明了「當位」的具體表現形式,並指出其與「歲會」及「平氣」的密切關係。
當位的定義與表現
「當位」的核心概念在於五運與地支方位的對應關係。根據運氣學說,五運(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)在特定年份與地支相合時,即形成「當位」的狀態,具體表現如下:
- 木運臨卯:木運之年(如壬寅、壬申等)若逢卯年(如丁卯),則木氣與東方卯位相應,形成當位。
- 火運臨午:火運之年(如戊辰、戊戌等)若逢午年(如丙午),則火氣與南方午位相應,形成當位。
- 土運臨四季:土運之年(如甲子、甲午等)若逢辰、戌、丑、未年(如戊辰、己丑等),則土氣與四季末的方位相應,形成當位。
- 金運臨酉:金運之年(如庚子、庚午等)若逢酉年(如乙酉),則金氣與西方酉位相應,形成當位。
- 水運臨子:水運之年(如丙子、丙午等)若逢子年(如壬子),則水氣與北方子位相應,形成當位。
當位與歲會、平氣的關係
「當位」的狀態在運氣學說中被稱為「歲會」,意指歲運與歲支相合,氣化運行趨於平和。《素問》稱此為「氣之平也」,即「平氣」。平氣之年,氣候相對穩定,不易出現劇烈的偏勝或不足,對人體的影響也較為溫和,疾病發生率相對較低。
當位的臨床意義
在臨床應用上,理解「當位」有助於預測氣候變化對人體的影響。例如:
- 若某年為「木運臨卯」,則肝系統(屬木)的生理功能較為平衡,肝病發作的可能性較低。
- 若某年為「火運臨午」,則心系統(屬火)的氣血運行較為順暢,心火亢盛的病證可能減少。
此外,「當位」的概念也體現了中醫「天人相應」的整體觀,強調自然界與人體之間的動態平衡關係。
當位與其他運氣概念的區別
「當位」與「天符」、「太乙天符」等運氣概念有所不同:
- 天符:指歲運與司天之氣相符,如木運遇厥陰風木司天。
- 太乙天符:既是天符,又是歲會,三者重合,氣化力量極強。
相比之下,「當位」專指歲運與地支方位的契合,其氣化作用較為平和,屬於「歲會」範疇。
總之,「當位」是運氣學說中的重要概念,反映了五運六氣的和諧狀態,對於理解自然氣候與人體健康的關係具有深遠意義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