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鄭宏績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鄭宏績(18世紀),字慎齋,號禹東,安徽歙縣人,清代著名喉科醫家,為新安醫學流派中「鄭氏喉科」的重要傳承者。其家族世代業醫,父鄭於蕃、伯父鄭於豐、堂兄鄭宏綱均以喉科聞名。鄭宏績一支因居歙縣鄭村西園,後世遂以「西園喉科」稱之,與堂兄鄭宏綱所傳「南園喉科」並列為鄭氏喉科兩大支系。

學術淵源與專科特色

鄭宏績承襲家學,精研《黃帝內經》「咽喉為肺胃之門戶」理論,結合新安醫家重辨證施治的特點,將喉科疾病歸納為「風火痰虛」四大病機。其診法尤重望診與問診,通過觀察咽喉色澤、腫脹形態及痰涎性質,辨別表裡寒熱。治療上善用「開鬱降火」法,認為「喉症多鬱火」,主張以輕清宣散之品利咽透邪,忌過用苦寒直折。

臨證貢獻

  1. 咽喉局部用藥創新
    發展家傳喉科吹藥配方,創製「西園吹喉散」,以麝香、冰片、硼砂等為主藥,強調「吹藥貴在及時」,針對喉癰、喉痹等急症分階段調製藥末粗細,使藥力直達病所。
  2. 鍼藥並施療法
    繼承鄭氏「刺少商出血」急救喉風之法,並結合內服「六味湯」加減(荊芥、防風、桔梗、甘草、薄荷、殭蠶),形成針刺放血—吹藥—內服的三步治法,尤擅治療白喉(時稱「纏喉風」)與乳蛾。
  3. 喉科專著傳承
    雖未見個人專著傳世,但參纂家族醫著《重樓玉鑰續編》,補充「喉癆」(結核性喉潰瘍)的辨治要點,提出「養陰清肺佐以化瘀」的治療原則,影響清代後期喉科發展。

家族醫學傳承

鄭宏績二子承湘、承海承其業,孫輩鄭麟、鄭麈等進一步拓展喉科理論,使「西園喉科」成為新安醫學中獨具特色的專科流派。其學術特點強調「治喉不忘調脾胃」,認為「土虛則火浮」,此觀點後被收錄於鄭氏家族醫案集《喉科秘奧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