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鄭連山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鄭連山(生卒年不詳),近代中醫名家,祖籍江蘇蘇州,出身於中醫世家,自幼承襲家學,深諳傳統醫理,尤精於婦科診療。其學術思想融匯古今,常與表兄祝懷萱切磋醫術,兼涉中西醫學之比較與臨床驗證,展現開放兼容的醫學視野。

鄭氏於婦科領域造詣尤深,推崇清代溫病學派大家葉天士(葉桂)之診治理念,認同其「調和肝脾,重視氣血」的婦科治療原則。葉氏主張女子以肝為先天,臨床重視疏肝解鬱、調理衝任,此法對後世婦科影響深遠。鄭連山以此為基礎,結合自身臨床經驗,於1936年彙編《女科臨床效方》,書中不僅輯錄葉氏婦科驗方,更附以個人見解,系統化整理月經不調、帶下、產後諸疾等證治方案,強調「辨證須參合體質,用藥當靈活變通」的臨床思維。

其學術貢獻在於:

  1. 承先啟後:將葉天士散見於醫案中的婦科經驗歸納成方,便於後世學習應用。
  2. 注重實效:書中所載方劑多經其臨床驗證,如加減逍遙散、四物湯化裁等,體現「方證相應」的辨治特色。
  3. 中西匯通:雖以傳統理論為核心,然受當時思潮影響,部分論述嘗試結合西醫生理解剖,反映近代中醫轉型期的學術特質。

鄭氏醫風務實,用藥講究輕靈平和,善用香附、當歸、白芍等藥調理氣血,並注重患者情志因素,體現中醫「身心合一」的整體觀。其著作雖流傳未廣,然對江南婦科流派之發展具承傳意義,為近代中醫婦科重要文獻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