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蔽骨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蔽骨,人體部位名。見《針灸甲乙經》。即(骨曷)骭。見該條。
蔽骨,即骭。骭,又作骨曷,是人體下肢的一個部位。在《黃帝內經》中,骭被稱為“蔽骨”,並被列為足少陽膽經的穴位之一。《針灸甲乙經》中也有記載:“蔽骨,在足少陽膽經,在膝下外廉,當腘中,去膝三寸,下廉陷者是穴。”由此可見,蔽骨位於膝蓋下方外側,距膝蓋三寸處,是一個凹陷的地方。
蔽骨穴具有疏肝理氣、通絡止痛的功效。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膝關節疼痛、下肢麻木、半身不遂等症。現代醫學研究表明,蔽骨穴可以刺激局部的神經和血管,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,從而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。此外,蔽骨穴還可以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,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。
蔽骨穴的定位方法如下:
1.正坐或仰臥位,屈膝,在膝蓋下方外側,距膝蓋三寸處,找到一個凹陷的地方,即為蔽骨穴。
2.用手指按壓蔽骨穴,有酸脹感,可持續按壓1-3分鐘。
3.每天可以按摩蔽骨穴2-3次,每次5-10分鐘。
蔽骨穴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,平時可以多按摩此穴位,以增強身體的健康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有皮膚破損、感染等情況,不宜按摩蔽骨穴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