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鄭汝煒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鄭汝煒(生卒年不詳),字明甫,明代著名外科醫家。祖籍宛陵(今安徽宣城),後遷居武進(今屬江蘇)。其家族世代行醫,鄭氏精通醫理,尤擅瘡瘍癰疽之外科症治,以診療手法精準、用藥獨到聞名,曾獲薦任太醫院醫官,然其志在濟世,後隱居鄉里行醫長達六十載,活人無數。

鄭氏對中醫外科理論與實踐有顯著貢獻,主張「外症必本於內」,強調瘡瘍成因與臟腑氣血失調密切相關,治療上注重內外兼治。其外科學術思想承襲《外科正宗》之脈絡,融合個人臨證經驗,提出「辨膿宜早、潰瘍宜護」等原則,對癰疽辨證尤重陰陽虛實,擅長以托里透膿、清熱解毒之法調治危重症。

所撰《外科宗要》二卷,系統總結其外科臨床心得,內容涵蓋癰疽發背、疔瘡腫毒之診斷與方藥配伍,並載錄多種外用膏丹驗方。該書後經其子文起增補續纂,惜未見傳世。鄭氏學術影響深遠,孫澤山承其衣缽,延續家學,使得其外科診療經驗得以流傳於後世。

鄭汝煒壽至八十而終,其生平反映明代外科醫家重實證、融匯經典之特色,對於中醫外科學的理論發展與技術傳承具有重要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