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鄭文焯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鄭文焯(1856-1918年),清末醫學家。字俊臣,號小坡,又號叔問,別呈瘦碧,晚號大鶴山人。原籍山東高密,後寓居江蘇吳縣。光緒元年(1875年)舉人。為晚清著名詞人,兼善書畫金石,通醫理。曾入江蘇巡撫幕府,為官十餘年,往來於蘇滬間。清亡後居滬,以行醫、鬻書畫自給。
鄭文焯有感於醫善治疫者少,乃溯經方之原旨,辨其要義,評述唐以前醫籍,並取經籍傳注所記雜家言,為之疏證,按治經學之義例,著《醫詁》(一作《醫故》)兩卷(1890年)。書中醫史資料頗多,且觀點鮮明,切中時弊。另著《千金方輯古經方疏證》八卷、《婦人嬰兒方義》兩卷,未見傳世。
鄭文焯在《醫詁》中指出,醫學的本質是治病,而治病的根本是辨證論治。他認為,辨證論治是根據患者的病情,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。他還指出,醫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,需要不斷學習和研究。
鄭文焯的醫學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。他是中國近代醫學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。
以下是《醫詁》中的一些內容:
- 醫學的本質是治病,而治病的根本是辨證論治。
- 辨證論治是根據患者的病情,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。
- 醫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,需要不斷學習和研究。
鄭文焯的醫學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。他是中國近代醫學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