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鄭於豐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鄭於豐,字緩年,號訒齋,清代安徽歙縣人士,生於18世紀,為南園喉科奠基者。其家族醫學淵源深厚,先祖鄭赤山精通醫道,後世子孫多承醫業。鄭於豐不僅繼承家傳醫術,更得閩地名醫黃明生親授喉科秘要,遂精專於喉科診療。其胞弟鄭於蕃亦同拜黃氏門下修習,兄弟二人共傳黃氏喉科精髓。
鄭於豐返鄉後,將所得喉科醫技系統性傳授予子侄輩,開創"南園喉科"流派。其書齋名"南園",故後世醫家多以此稱其流派。其子鄭宏綱(字紀原)繼承父業後更臻化境,所著《重樓玉鑰》詳述白喉、喉癰等喉科重症治法,將家傳喉科理論與臨證經驗提升至新高度,奠定喉科專科理論基礎。
南園喉科特色在於結合《內經》經絡理論,特重少陰、厥陰經辨證,運用"劫腐消腫"法治療喉癰,創製"養陰清肺湯"等經典方劑。其診法強調"觀咽喉形色以辨寒熱虛實",注重局部徵象與全身辨證相結合,形成"從痰論治"、"從火論治"等系統治療法則。鄭氏喉科尤擅長針藥並用,針對喉科急症開發吹喉散劑、噙化丸等特色劑型。
鄭於豐所傳喉科體系,後經鄭宏綱、鄭承瀚等數代傳承發展,形成系統性喉科辨證論治規範,影響遠及江浙、閩粵等地。其學術特色在於將溫病理論融入喉科诊疗,發展出"三焦辨證"在喉科中的特殊應用,對清代喉科醫學的專科化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。南園喉科醫案中常見對喉癧、喉喑、喉痹等病症的精細辨證記錄,體現了鄭氏醫學嚴謹的辨證思維與用藥特色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