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鄭玉壇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鄭玉壇(生卒年不詳),字彤園,清代湖南長沙著名醫家,其學術成就主要體現在對《醫宗金鑒》的傳承與發揮上。鄭氏以臨證實用為宗旨,融合各家學說,編纂《鄭氏彤園醫書四種》,系統整理中醫傷寒、婦科、幼科及外科之精要,並附個人見解與圖示,對後世中醫發展具重要影響。
一、學術背景與著作
鄭玉壇生活於乾嘉時期,正值清代醫學文獻整理的高峰。他深受《醫宗金鑑》(清廷御纂醫學叢書)影響,認為其「統括諸家,條理分明」,故以此為藍本,結合臨床經驗與歷代醫家論述,編撰以下專書:
- 《傷寒雜病心法集解》四卷
以《醫宗金鑑·傷寒心法要訣》為基礎,補充張仲景《傷寒論》與《金匱要略》之脈證治法,並引入朱肱、成無己等注家觀點。鄭氏特別強調「六經辨證」與「八綱統領」,於條文下附註舌象、脈象鑑別要點,如太陽病「浮緊為傷寒,浮緩為中風」之詳析。 - 《彤園婦科》六卷
分論經、帶、胎、產諸疾,參照《傅青主女科》而更重氣血調和。提出「婦人以血為本,以肝為先天」,載有「加味逍遙散」治肝鬱化熱之月經不調,並詳述產後「三衝」(衝心、衝肺、衝胃)的急救方藥。 - 《幼科心法集解》四卷
整合錢乙《小兒藥證直訣》與萬全「稚陰稚陽」理論,主張小兒疾病當分「五臟虛實」,如「肝常有余」故驚風多用熄風鎮肝,並繪製「指紋三關圖」以助診斷。 - 《外科圖形脈證》四卷
結合陳實功《外科正宗》之治法,繪製癰疽疔瘡形色圖譜,強調「辨膿之陰陽」與「託裡透膿」原則,附方如「透膿散」加減應用。
二、學術特色與貢獻
- 圖文並茂,重視實證
鄭氏於外科與婦科著作中多附插圖,如《外科圖形脈證》繪製「陰疽陽疽對比圖」,標註腫形、色澤與病機,使讀者「按圖索證」,體現清代醫學視覺化傾向。 - 融會古今,註解精要
其書採「以經解經」之法,於《醫宗金鑒》原文下徵引《內經》、張景岳、李東垣等學說,如註解「衛氣營血」時,兼採葉天士溫病理論,反映清代寒溫學派融合趨勢。 - 方證對應,臨床導向
另附《醫方便考》《醫方合編》二書,將常用方劑按功效分類,並註明加減變通之法。如解析「桂枝湯」時,列「無汗忌用」「項強加葛根」等臨床要訣。
三、歷史評價與影響
鄭氏著作被視為「湖湘醫派」代表之一,其內容簡明實用,廣傳於民間醫塾。雖未見直接師承記載,但清代《長沙府志》稱其「擷眾長而折衷,啟後學之津梁」,近代中醫文獻學家裘沛然亦評其「守正而不泥古」。部分方論如「婦科調經八法」,至今仍見於臨床應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