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鄭昭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鄭昭(1771年-1843年),字旋宮,江西金溪人,是清代的醫學家。

鄭昭年少時曾任參軍,後因病辭官。二十三歲時,他服用峻藥導致元氣受損,家中數人也相繼病亡。鄭昭認為這都是庸醫所誤,於是開始研習醫學。他編輯了《醫學尋源》兩卷,書中包括臟腑內景、脈候經絡、陰陽運氣等理論,尤其重視脈診。他偏好使用溫補法,著有《薑附贊》。

鄭昭的醫學思想主要體現在《醫學尋源》中。該書分為內景、經絡、陰陽運氣、脈候、雜病、方劑和附錄七篇,內容豐富且體例嚴謹。在內景篇中,鄭昭指出「臟腑內景即人身之形體,而臟腑之形體即人身之氣血」,認為臟腑內景是人體生理活動的基礎。在經絡篇中,他論述了經絡的循行、作用和分類,並提出「經絡之氣即人身之氣血」,認為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。在陰陽運氣篇中,鄭昭闡述了陰陽運氣的關係和作用,並提出「陰陽運氣即人身之氣血」,認為陰陽運氣是人體生理活動的動力。在脈候篇中,他論述了脈候的診斷方法,並提出「脈候之變即人身之氣血」,認為脈候是診斷疾病的重要依據。在雜病篇中,他論述了各種常見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。在方劑篇中,鄭昭收錄了各種常用方劑,並對其進行了詳細的說明。在附錄篇中,他論述了醫學倫理、醫學教育等問題。

鄭昭的醫學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。他提出的「臟腑內景、經絡、陰陽運氣、脈候、雜病、方劑、附錄」七篇體例,被後世醫家廣泛採用。他的醫學著作也被後世醫家奉為經典。

鄭昭是一位傑出的醫學家,對中醫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。他的醫學思想和著作對後世醫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