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鄭之楩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鄭之楩(1574年-1645年),字對楠,出生於南皮(今屬河北)的一個家庭。他是明朝的一位進士,也是醫學家鄭金的孫子。從小聰明才智,讀書能過目成誦。然而稍長大後,他患上了一種叫做痰疾的疾病,常常表現出癲狂的症狀,於是他決定放棄學業尋求醫治。經過治療後,他康復了,並決定將自己對於醫學的學習成果投入寫作。他專攻內科醫學,受到廣泛的邀請,經常被人請求診脈斷疾,而且常常能夠得到驗證。他著有的《鄭之楩醫案》共有一百多卷,但是目前並未見到流傳下來。

鄭之楩是明末清初時期一位著名的醫學家,他擅長內科醫學,尤其擅長診斷疾病的方法,曾記錄了大量病例,共計一百多卷的《鄭之楩醫案》。可惜的是,這部著作目前並未在後世流傳下來。鄭之楩的醫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他的《醫案》中。他認為在醫學上要能夠理解問題,首先得有“明理”的基礎,而要有“明理”就必須明白道理,更進一步地,“明道”則要對天理有所認識。只有“明天理”,纔能夠理解人的道理,只有“明人理”,才能理解醫學的道理,只有“明醫理”,才能對醫學的道路有所理解,而只有“明醫道”纔能夠加深對醫學的理解。只有“明醫術”纔能夠真正掌握醫學的技能,而只有“明醫理”才能“明天理”,正如同之前所說的。鄭之楩的醫學思想對後世的醫學界影響深遠,他被譽為明末清初醫學界的重要代表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