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鄭子振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鄭子振簡介

鄭子振,清末莫釐(今屬江蘇吳縣)人,為中醫領域之典籍整理與驗方匯集者。其生平致力於蒐羅古聖賢醫藥名言及民間經驗良方,輯為「醫治心身之善本」,旨在融會醫理與心性修養,體現中醫「形神合一」之傳統思想。後更編纂《集善錄》兩卷,專收實用驗方與急救諸法,內容兼顧內外治法,涵蓋方藥、鍼灸、食療等,反映其對臨證實用之重視。該書後由同邑席錫蕃收錄於《惠然公壇》(1918年刊行),遂得流傳。

學術貢獻與中醫特色

  1. 驗方輯錄
    鄭氏所集方劑多為民間效方,契合中醫「簡便驗廉」之原則。其選方注重辨證配伍,如風寒外感多用辛溫解表之品,濕熱內蘊則取苦寒燥濕之類,體現「辨證論治」核心思維。部分急救法涉及掐按人中等穴位,暗合經絡理論之「開竅醒神」法則。
  2. 心身並調
    其「善本」概念融合醫家「調神」思想,主張「治病先治心」,與《黃帝內經》「恬淡虛無,真氣從之」一脈相承。書中或引養生箴言,強調情志致病之理,如憂思傷脾、忿怒傷肝等,契合中醫七情內傷理論。
  3. 重視外治法
    《集善錄》除內服方外,亦載外敷、薰洗等法。如以草藥貼敷穴位治痹症,反映「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」(吳尚先《理瀹駢文》之說),符合中醫「皮膚透吸」與「經絡傳導」之藥效觀。

歷史定位
鄭氏身處清末西學東漸之際,其整理鄉土醫方之舉,具保存地方醫學知識之意義。所輯內容雖非創新理論,然承襲江南醫家務實傳統,對民間療法之系統蒐錄,可視為中醫「單方驗方」文化之縮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