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支秉中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支秉中,明代著名兒科醫學家,號改齋主人,太倉(今屬江蘇)人。其於中醫兒科領域造詣深厚,尤精於痘疹證治,對小兒痘疹之辨證論治體系有重要貢獻。

學術思想與臨床特色

支氏深研痘疹證候,提出醫者須善辨「順證」與「逆證」之臨界狀態,強調此類證候「必賴藥力維持」,方能轉危為安。其理論核心在於調和氣血辨寒熱虛實,並根據痘疹發病階段(如初熱、見點、起脹、灌膿、結痂)及患者體質差異,靈活施治。

  1. 氣血論治
    主張痘疹發病與氣血盛衰密切相關。若氣血充盈,則痘疹透發順暢;反之,氣虛則痘塌不發,血熱則痘色紫暗。臨床用藥注重補氣托毒(如黃芪、人參)與涼血解毒(如生地、紫草)並行。
  2. 寒熱虛實辨證
    將痘疹分為虛寒證實熱證兩大類。虛寒者可見痘色淡白、根盤不紅,治以溫補(如肉桂、當歸);實熱者則痘疹稠密、色赤灼熱,需清熱解毒(如黃連、金銀花)。
  3. 痘疹輕重分型
    按痘之疏密、色澤及全身症狀,區分輕重緩急。如「險證」需急投紫雪丹、「逆證」則用參附湯回陽救逆,體現其「證變治變」之動態治療觀。

著作與方藥貢獻

  • 《痘疹玄機》三卷
    系統論述痘疹病因病機,收錄其臨床驗案與方劑,如升麻葛根湯加減治痘初發熱、保元湯調理氣血不足。書中強調「痘本先天毒,必借後天調」,融合了先天稟賦與後天調護之思想。
  • 《保嬰直指》四卷(或五卷)
    除痘疹外,亦論述小兒驚風、疳積等常見病,注重小兒臟腑嬌嫩之生理特點,提倡「柔劑緩攻」,避免峻烈之藥傷正。
  • 《支氏女科樞要》(殘本存世):
    部分內容涉及婦科與兒科交叉病症,如妊娠痘疹、產後調護,反映其婦幼同治的臨床思路。

學術交流與影響

支氏曾與徐春甫等醫家共組「宅仁醫會」,為明代早期醫學團體之一,推動醫家經驗交流。其痘疹理論對後世《醫宗金鑒·痘疹心法要訣》有一定啟發,尤其「分期論治」與「藥隨證轉」之原則,成為明清痘疹診療的重要參考。

綜觀支秉中之學術成就,其以痘疹為專攻,融匯氣血理論與辨證綱領,豐富了中醫兒科治療體系,堪稱明代兒科代表性醫家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