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蜘蛛拔毒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蜘蛛拔毒法
蜘蛛拔毒法,乃中醫外科外治疔瘡古法之一,載於《增訂治疔匯要》,屬傳統拔毒祛腐之術。其法藉活蜘蛛之吸附特性,吸拔瘡瘍膿毒,以達祛邪外出之效,今臨床已罕用,然其理法仍具中醫特色,茲詳述如下。
操作方法
- 刺破疔頭:先以瓷片或鋒利之物淺刺疔瘡頂端,使膿毒有外泄之途。古時多用瓷片,取其清潔鋒利,兼避鐵器生風之弊。
- 放置蜘蛛:取活蜘蛛一枚,體型以壯大者為佳,置於疔瘡刺破處,蜘蛛嗅得瘡毒之氣,自會吸附於瘡口,吸吮膿血毒液。
- 換置與續用:待蜘蛛停止活動,即示其吸拔已盡,可取下置於冷水中,蜘蛛遇涼而復甦。若毒未淨,可重複操作,或更換新蜘蛛,直至瘡腫消退、膿盡痛止為度。
作用機理
中醫認為,疔瘡多因火毒熾盛,或濕熱蘊結,致氣血壅滯,腐肉成膿。蜘蛛性微寒,具走竄之能,《本草綱目》載其可「主瘡毒」,取其活體吸附之力,直引毒邪外出,效似拔罐而更趨局部。此法合乎「瘡毒宜泄」之治則,亦暗合「以毒攻毒」之思維,蓋蜘蛛本身具小毒,其吮吸之力可激發瘡毒外透。
歷史淵源
此術源於民間經驗,後為醫家收錄,反映古代醫者善用自然生物特性療疾之智慧。然隨藥學發展,後世漸以藥線引流、膏藥敷貼等法取代,因蜘蛛拔毒操作繁瑣,且活體取材不易,故今已式微。然其於中醫外科史上,仍為特殊之外治法代表。
與其他外治法之比較
- 與貼敷藥比較:蜘蛛拔毒屬主動吸拔,貼敷藥如紅昇丹、白降丹則賴藥性化腐,作用較緩。
- 與砭鐮法比較:砭鐮直刺排膿,屬機械泄毒;蜘蛛拔毒兼含生物吸附之效,方式迥異。
- 與火罐療法比較:二者皆主引流,然火罐藉熱力吸拔,蜘蛛則賴活體吸吮,機理相輔而不同。
此古法雖不再沿用,然其體現中醫「因勢利導」之治則,對理解傳統外治術之多樣性具參考價值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