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直腹泄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直腹泄,病名。即直腸瀉。《不居集》卷二十一:「直腹泄,飲食入口,少頃即出。」詳直腸瀉條。

直腹泄,又稱直腸瀉,是一種急性腹瀉疾病。其特點是排便次數頻繁,糞便稀薄,水分多,不成形,甚至呈水樣,伴有腹痛、腹脹、噁心、嘔吐等症狀。直腹泄的病因多為飲食不潔、暴飲暴食、受涼、受濕等,導致腸道功能紊亂,引起腹瀉。

直腹泄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清熱解毒、止瀉止痛為主。可選用中藥如黃連、黃芩、白朮、大黃、芒硝等,或西藥如思密達、易蒙停等。此外,還要注意飲食調理,避免吃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,以免加重病情。

直腹泄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飲食要清淡,避免吃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  2. 飯前便後要洗手,以免細菌感染。
  3. 保持大便通暢,不要久蹲大便。
  4. 注意個人衛生,勤換洗內衣褲。
  5. 適當鍛鍊身體,增強免疫力。

如果出現直腹泄的症狀,要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