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淡滲利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淡滲利濕

淡滲利濕是中醫的一種治療方法,屬於祛濕法之一。它利用甘淡滲濕藥物讓濕氣從小便中排出。這種方法適用於因水濕壅盛引起的泄瀉清稀、小便不利、水腫、舌苔白、脈濡等症狀。常用的藥物包括茯苓、豬苓、澤瀉、薏苡仁,常見的方劑有五苓散等。

淡滲利濕的理論依據源於《黃帝內經》中的“脾主運化,水濕在下,則為大便溏薄;水濕在表,則為小便不利”的論述。淡滲利濕的機理是通過使用甘淡滲濕藥物,讓水濕從小便中排出,從而達到治療水濕病症的目的。

淡滲利濕的臨床應用非常廣泛,可用於治療各種水濕病症,如泄瀉清稀、小便不利、水腫、舌苔白、脈濡等。常用的方劑包括五苓散、豬苓湯、澤瀉湯等。

然而,在應用淡滲利濕方法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:

  1. 淡滲利濕藥物的性味多為甘淡,且具有滲利作用,不宜過量使用,以免損傷陰液和消耗氣血。
  2. 淡滲利濕藥物多具有滑利作用,不宜和寒涼藥物同時使用,以免加重脾胃虛寒。
  3. 淡滲利濕藥物不宜長期使用,以保護脾胃不受損害。

淡滲利濕是中醫治療水濕病症的重要方法,廣泛應用於臨床,但需要根據辨證施治,不能濫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