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指壓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指壓法
指壓法為中醫推拿常用手法之一,主要以手指施力按壓人體特定穴位,用以疏通經絡、調和氣血,達到治病或保健之效。其作用原理基於中醫經絡學說,通過外力刺激穴位,調整經氣運行,進而影響對應臟腑功能。以下為中醫臨床上常見的指壓法分類及操作要點:
主要操作方法
-
滑動指壓法
- 以拇指或食指指腹緊貼穴位,施加較強壓力,並沿經絡走向或特定方向進行反覆滑動。
- 特點:兼具「按法」與「推法」的作用,可增強對局部氣血的推動效果,適用於肌肉緊繃或經絡淤滯的情況。
- 常見應用:肩頸部僵痛、背部膀胱經循行區域的調理。
-
持續指壓法
- 以中等力度垂直按壓穴位,保持壓力穩定,手指不移動。
- 特點:通過靜態壓迫刺激,引導「得氣」感(如酸、脹、麻),類似針灸中的留針效應。
- 常見應用:內關穴(緩解心悸)、足三里(調理脾胃)等需深層刺激的穴位。
與其他手法的關聯
- 與按法的區別:指壓法更強調「點對點」的穴位刺激,而按法範圍較廣,可作用於肌肉或皮下組織。
- 與點法的結合:點法力道集中短促,指壓法則可視需求調整為持續或滑動操作。
- 與壓法的互通:壓法泛指以肢體(如掌根、肘部)施壓,指壓法則專注於手指操作,精準性更高。
中醫理論依據
指壓法的療效與經絡氣血理論密切相關:
- 補瀉作用:輕緩持久的按壓可補虛(如氣血不足),快速強力的滑動按壓可瀉實(如疼痛、淤堵)。
- 五行配穴:配合五輸穴(井、滎、輸、經、合)特性,如滑動指壓滎穴(屬火)可清熱,持續按壓合穴(屬土)可調和脾胃。
臨床應用要領
- 力度控制:需依患者體質與病情調整,虛證、年老體弱者宜輕柔,實證、青壯年者可稍重。
- 穴位選擇:以阿是穴(痛點)或特定經穴為主,如頭痛可取太陽穴、風池穴配合滑動指壓。
指壓法作為中醫外治技術之一,其靈活性及便捷性使其廣泛用於日常保健與輔助治療,但操作者需熟練經絡走向與穴位定位,方能發揮最佳效果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