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至營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至營

至營為經穴別名,出自《針灸甲乙經》,後世醫籍亦有不同記載,如《普濟方》稱其為「至宮」,《針灸逢源》則作「至榮」。此穴即足少陽膽經之「目窗穴」,位於頭部,具體位置在瞳孔直上,前髮際上1.5寸,距頭正中線2.25寸處。

穴名釋義

「至」有「極致」、「到達」之意,「營」則指氣血之營運。此穴名強調其調節頭目氣血、疏通經絡之效,能助氣血上達頭面,以養目竅。別名「至宮」、「至榮」亦反映其與頭面部精微之氣輸布相關的特性。

經絡歸屬與功能

至營(目窗)屬足少陽膽經,為陽維脈之會穴。其功能主要包括:

  1. 清頭明目:主治目赤腫痛、青盲、視物模糊等頭目疾患,能疏泄膽經風熱,改善眼部氣血循環。
  2. 通竅醒神:可緩解頭痛、眩暈,兼治鼻塞、鼻炎等上竅不利之症。
  3. 疏風泄熱:對外感風熱引起的頭面浮腫、額痛亦有療效。

臨床應用

古代醫家多用此穴配伍他穴治療目疾,如配風池、太陽可加強疏風明目之效;與合谷、太衝同用則能平肝熄風,緩解頭痛。現代針灸亦用於近視、白內障等眼病輔助調理。

理論延伸

從臟象學說而言,目窗穴(至營)通過膽經聯繫肝膽,而「肝開竅於目」,故該穴能調和肝膽氣機,改善因肝血不足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疾。此外,陽維脈主一身之表,此穴兼通陽維,故對表證引發的頭面不適亦有調節作用。

此穴之多重別名,體現了中醫對腧穴功能的不同側重理解,亦反映其臨床應用之靈活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