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淡紅喉風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淡紅喉風
淡紅喉風為中醫喉科病證之一,屬「喉風」範疇,其特徵為喉內腫脹疼痛,局部色澤淡紅,多因外感風邪侵襲肺脾,上攻咽喉所致。此症首見於清代《喉科指掌》,書中記載:「此癥肺脾感冒風邪而發,腫連小舌,喉塞不通,聲音不清。」指出其病機與臨床表現。
病因病機
淡紅喉風主要因肺脾二臟功能失調,復感風邪而發。肺主氣司呼吸,開竅於喉;脾主運化,其經脈上行挾咽。風邪外襲,肺氣失宣,脾運不健,則津液輸布失常,痰濕內生,與風邪相搏,結於咽喉,導致氣血壅滯,發為腫痛。其色淡紅者,多屬風熱初起或風邪偏盛,尚未化火成毒,故未見深紅或紫赤之象。
臨床表現
- 局部症狀:咽喉腫脹疼痛,黏膜色呈淡紅,或連及小舌(懸雍垂),甚則喉關狹窄,呼吸吞咽不利。
- 全身症狀:或伴發熱惡風、咳嗽痰黏、聲音嘶啞、口乾等肺衛表證;若兼脾濕,可見胸悶納呆、舌苔薄白或微黃。
治法與方藥
治療以疏風宣肺、消腫利咽為主,兼顧健脾化濕。
- 主方:選用《溫病條辨》之銀翹散加減,取其辛涼透表、清熱解毒之效。
- 基礎組成:金銀花、連翹、薄荷、牛蒡子、桔梗、淡竹葉、荊芥穗、淡豆豉、甘草。
- 加減法:
- 若痰濕重,加陳皮、茯苓以健脾化痰;
- 咽腫甚者,加玄參、板藍根增強清熱解毒之力;
- 聲音嘶啞明顯,可加蟬蛻、木蝴蝶以利咽開音。
辨證要點
淡紅喉風需與其他喉風鑑別:
- 鮮紅喉風:色澤鮮紅,多屬肺胃熱盛,治宜清熱瀉火;
- 白色喉風:黏膜淡白,多因風寒或虛寒,需溫散或益氣。
其辨證關鍵在於色澤淡紅、腫痛初起,結合脈浮數或濡緩、舌苔薄白等風邪襲表之象。
相關理論延伸
中醫認為,咽喉為「十二經脈所聚」,尤其與肺、脾、胃、肝、腎關係密切。淡紅喉風雖病位在喉,實則反映肺脾氣機失調,故治療時需整體調理,不可單執清熱解毒。清代《喉科心法》亦強調:「治喉先辨表裏,次分虛實」,風邪初客者,當以輕清宣散為先,避免過用苦寒遏邪。
此症若及時疏解,多能速癒;若失治誤治,風邪化熱入裏,可能轉為「爛喉風」或「鎖喉風」,此時病情轉重,需另擬治法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