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滯下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滯下
滯下,病名。見《備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五。即痢之古病名。以痢疾每見腹痛、便膿血而澀滯難下,里急後重,故名滯下。《景岳全書》卷二十四:「痢疾……因其閉滯不利,故又謂之滯下。」李用粹《證治匯補》指出:「滯下者,謂氣食滯於下焦。」(此處「下焦」,作腸道解。)參見痢疾條。
滯下是一種急性腸炎,以腹痛、里急後重、便膿血為主要臨床表現。病因多為飲食不潔,感受穢濁之氣,或因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脾失健運,濕熱內生,蘊結腸胃而發病。
臨床上,患者常見腹痛、里急後重、便膿血,大便次數增多,糞便稀薄,色黃或帶綠,有時可見粘液膿血,肛門墜脹,排便不暢,甚至有里急後重感。部分患者可伴有發熱、頭痛、全身乏力等全身症狀。
治療上,以清熱解毒、利濕通便為主。可選用黃連解毒湯、大黃蟅蟲丸等。急性期應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飲食上宜清淡易消化,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滯下是一種常見的腸炎,如果治療不及時,可能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,如腸穿孔、腸梗阻等。因此,一旦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。
古籍原文
《備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五:「滯下,腹痛,里急後重,便膿血。」
《景岳全書》卷二十四:「痢疾……因其閉滯不利,故又謂之滯下。」
李用粹《證治匯補》:「滯下者,謂氣食滯於下焦。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