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滯針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滯針,又稱針滯,是指在針刺後,針下無法順利滑動或旋轉的現象。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局部皮膚起皺,使得針頭看起來好像卡在組織內部,這表示出現了極度的阻礙。

滯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• 病人精神緊張,導致局部肌肉痙攣,影響針體的運行。
  • 操作失當,例如針刺角度過大、針刺深度過深、旋轉過度等,都可能導致針體在組織中產生摩擦,使得針頭卡住。
  • 病人體位移動,導致針體和組織摩擦,使得針頭卡住。
  • 留針時間過久,導致局部肌肉痙攣,影響針體的移動。

治療滯針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• 在針刺穴位周圍按摩或重新針刺,以緩解局部肌肉痙攣。
  • 提高針的溫度,改善局部血液循環,緩解肌肉痙攣。
  • 反方向旋轉針體,以消除針體和組織的摩擦。

如果滯針情況嚴重,可以請醫生拔除針體,並重新進行針刺。

需要注意的是,滯針是針灸治療中常見的併發症,但如果處理不當,可能會導致局部組織損傷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在針灸治療中,必須注意避免滯針的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