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中毒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中毒是中藥學名詞。指毒物進入體內,因毒性作用而發病。分急性中毒與慢性中毒。毒物有屬藥物的,如巴豆、生川烏、斑蝥等;有屬食物的,如酒精、河豚魚、病禽病畜、木薯等;還有接觸毒物中毒,如漆、水銀和吸入毒氣等。

中毒的症狀,根據毒物的不同而各有不同。一般來說,急性中毒的症狀多數較為急劇,如頭暈、頭痛、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、四肢麻木、抽搐、昏迷等;慢性中毒的症狀多數較為緩慢,如食欲不振、消瘦、乏力、貧血、肝腎功能損害等。

中毒的治療,根據毒物的不同而各有不同。一般來說,急性中毒的治療以催吐、洗胃、導瀉、利尿、解毒等為主;慢性中毒的治療以調理脾胃、補益氣血、扶正祛邪等為主。

中毒的預防,主要是避免接觸毒物。在接觸毒物後,要立即進行催吐、洗胃、導瀉等急救措施,並儘快送醫治療。

以下是一些中醫古籍中關於中毒的記載:

  • 黃帝內經》:「毒者,百病之長也。」
  • 《傷寒雜病論》:「諸毒皆從口入。」
  • 《金匱要略》:「凡病有毒者,當先以吐之。」
  • 《本草綱目》:「凡毒之為病,多由不慎誤服所致。」

中毒是一種嚴重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危及生命。因此,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避免接觸毒物,如果不小心誤服了毒物,要立即就醫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