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中風閉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中風閉證

中風閉證為中風病之重危急症,屬中醫「閉脫」辨證體系中之閉證範疇,首載於《金匱要略·中風歷節病脈證并治》,其病機以「邪氣壅盛,閉阻神明」為核心特徵。

病因病機

閉證多因肝陽暴亢、風火相煽,或痰濕內蘊、瘀血阻絡,致氣血逆亂、清竅蒙蔽。其證屬實,與脫證之虛陽外越有本質區別。《醫宗金鑒》云:「閉者,邪氣閉塞於外,元氣猶存於內。」

臨床表現

  1. 神識閉阻:猝然昏仆,不省人事,面赤氣粗。
  2. 肢體強急:兩手握固,牙關緊閉,肢體強痙,甚則角弓反張。
  3. 痰壅氣逆:喉中痰鳴,聲如曳鋸,苔黃膩,脈弦滑而數。
  4. 竅道閉塞:目合口開、鼻鼾息微等脫證徵象則不見。

辨證分型

  1. 陽閉證:兼見面赤身熱、躁擾不寧、舌紅苔黃膩,脈弦數,屬風火痰熱內閉。
  2. 陰閉證:面白唇暗,靜臥不煩,四肢不溫,舌淡苔白膩,脈沉滑緩,屬痰濕蒙竅。

治法方藥

閉證當以「開閉通竅」為急,古有「閉證宜開」之訓,具體治法如下:

  1. 陽閉證

    • 治法:辛涼開竅,清肝熄風。
    • 方藥
      • 至寶丹:化濁開竅,清熱解毒,適用於痰熱內閉、神昏譫語。
      • 安宮牛黃丸:清熱解毒,豁痰開竅,主治熱陷心包、神昏躁擾。
  2. 陰閉證

    • 治法:辛溫開竅,豁痰熄風。
    • 方藥
      • 蘇合香丸:溫通開竅,行氣化痰,適於寒痰閉阻、神昏靜臥。
      • 滌痰湯導痰湯:燥濕化痰、開竅醒神,用於痰濕壅盛之證。

針灸療法

取穴以「醒腦開竅」為要:

  • 主穴:水溝(人中)、十二井穴(點刺出血)、百會、湧泉。
  • 配穴:陽閉加太衝、合谷;陰閉加足三里、豐隆。

古籍論述

  • 《醫學心悟》:「閉者,邪氣閉結於內,當以開泄為法。」
  • 《臨證指南醫案》:「閉證屬實,宜急開其閉,遲則元神渙散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