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中附上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中附上
中附上為脈學重要名詞,專指診脈時「關部」之所在,位於手腕橈骨莖突內側,尺部與寸部之間。《素問·脈要精微論》明確記載其定位與對應臟腑:「中附上,左外以候肝,內以候鬲;右外以候胃,內以候脾。」意指左手關部外側可診察肝氣,內側則主膈膜(上焦氣機);右手關部外側反映胃腑狀態,內側則對應脾臟功能。
理論淵源與釋義
- 三部九候關係:
中附上屬「寸口診法」三部(寸、關、尺)之中部,張介賓《類經》註解「中附上」為「附尺之上而居乎中者」,強調其介於尺脈與寸脈之間的關鍵位置。古人以關脈為陰陽氣血升降之樞紐,故《難經》亦云:「關為陰陽之中,主中州之氣。」 -
臟腑配屬依據:
- 左關:肝屬木,主疏泄,其脈位在外;膈膜為氣機升降之通道,應於內側。肝血充足則脈象柔韌,若弦緊過度則提示肝鬱或肝陽上亢。
- 右關:胃屬陽土,主受納,其脈候在外;脾屬陰土,主運化,脈候在內。右關和緩為脾胃健運之象,若浮滑多見胃熱,沉弱則脾虛氣陷。
-
脈診技術延伸:
後世醫家如王叔和《脈經》進一步發展關脈應用,結合浮、中、沉取法(九候),細辨氣血虛實。例如:- 右關沉取無力:多屬脾陽不足,水穀不化。
- 左關浮取弦數:常為肝火上炎或外感化熱。
臨床意義
中附上所候臟腑,體現中醫「臟腑表裡相應」與「四時氣機升降」理論。春季肝氣升發,左關略弦為常;若右關獨見洪大,則需警惕胃火熾盛。此部位診察尤重「胃神根」三要,即脈象是否從容有根,以判生死吉凶。
此脈位定位與解析,貫穿《內經》至明清溫病學派,成為辨證論治之核心依據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