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中管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中管是中醫經絡學中的穴位之一,出自《脈經》。《脈經》中記載:「中管,在臍下三寸,當臍中。」中管穴位於人體的腹部,當臍中下三寸處。中管穴具有調理脾胃、理氣和胃、止痛等功效,主治胃脘痛、腹脹、嘔吐、泄瀉、痢疾等症。

中管穴的定位

中管穴位於人體的腹部,當臍中下三寸處。具體定位方法如下:

  1. 正坐或仰臥,取穴時先找到肚臍,然後從肚臍下三寸處,即肚臍正下方三個橫指寬的地方,按壓有酸脹感的地方即是。
  2. 也可以將雙手掌心疊放在肚臍上,中指尖指向肚臍正下方,中指尖所指的地方即是中管穴。

中管穴的功效

中管穴具有調理脾胃、理氣和胃、止痛等功效。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胃脘痛、腹脹、嘔吐、泄瀉、痢疾等症。

中管穴的配伍

中管穴常與其他穴位配伍使用,可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,選擇合適的穴位進行配伍。常用的配伍穴位有:

  • 中管穴配足三里穴,有健脾和胃、止痛的作用,主治胃脘痛、腹脹、嘔吐、泄瀉等症。
  • 中管穴配天樞穴,有理氣和胃、止痛的作用,主治胃脘痛、腹脹、嘔吐、泄瀉等症。
  • 中管穴配內關穴,有調理脾胃、止痛的作用,主治胃脘痛、腹脹、嘔吐、泄瀉等症。

中管穴的注意事項

  1. 中管穴為人體的重要穴位,不可隨意施灸。
  2. 中管穴位於腹部,因此在針刺時應注意消毒,避免感染。
  3. 中管穴為深部穴位,針刺時應緩慢進針,以免損傷內臟。

中管穴的禁忌症

中管穴有一定的禁忌症,以下人群不宜針刺中管穴:

  • 孕婦
  • 腸胃炎患者
  • 腹部有炎症的患者

中管穴的保健作用

中管穴具有調理脾胃、理氣和胃、止痛等功效,平時可以通過按摩中管穴來保健身體。按摩中管穴的方法如下:

  1. 用雙手掌心疊放在肚臍上,中指尖指向肚臍正下方,中指尖所指的地方即是中管穴。
  2. 用中指指腹按壓中管穴,力度以感到酸脹為宜,每次按壓5-10次,每天按摩2-3次。

通過按摩中管穴,可以有效改善脾胃功能,緩解胃脘痛、腹脹、嘔吐、泄瀉等症狀。此外,按摩中管穴還能起到安神、助眠的作用。

中管穴的臨床應用

中管穴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胃脘痛、腹脹、嘔吐、泄瀉等症。臨床上常用的中管穴針刺方法有:

  • 刺法:針刺中管穴,針尖向下,深度約1.5-2寸。
  • 斜刺法:針刺中管穴,針尖向下斜刺,深度約1.5-2寸。
  • 平刺法:針刺中管穴,針尖平刺,深度約1.5-2寸。

中管穴的針刺手法有:

  • 捻轉法:捻轉中管穴的針柄,以產生酸脹感為宜。
  • 提插法:提插中管穴的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