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中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濕是中醫學中的一種病因。根據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的記載,濕氣是陰陽之賊,也是最典型的陰邪。《素問·六元正紀大論》提到,濕氣屬於陰邪,具有重濁的性質,會導致皮膚失去光澤並引發痿厥症狀。《靈樞·本神》中也提到,濕氣會損害人體,使皮膚的毛孔變得不密,出汗後容易黏著,就像被水浸泡一樣。

濕邪致病的特點是重且黏滯,不容易受到陽氣的化解,易於影響人體的肌肉、皮膚和關節組織,造成四肢疲憊、關節疼痛、肌肉麻木、水腫等症狀。

濕邪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皮膚黏膩且汗出不暢。
  2. 關節疼痛和腫脹。
  3. 四肢疲倦和無力。
  4. 食慾不振和噁心嘔吐。
  5. 大便溏薄和便祕。
  6. 小便不利和尿頻。
  7. 舌苔白膩,脈搏滑。

治療濕邪主要以祛除濕氣為主。常用的方法包括:

  1. 溫脾利濕。可以使用白朮、茯苓、薏苡仁等藥物。
  2. 溫陽化濕。可以使用蒼朮、附子、乾薑等藥物。
  3. 清熱利濕。可以使用黃柏、知母、滑石等藥物。
  4. 活血化濕。可以使用當歸、赤芍、川芎等藥物。

預防濕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,勤洗手、勤換衣。
  2. 避免食用生冷、油膩和辛辣的食物。
  3. 適量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4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波動。

濕邪是一種常見的病因,如果不注意防治,容易引發各種疾病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養身體,增強抵抗力,避免受到濕邪的侵害。

以下是關於濕的古籍原文:

《金匱要略·痙濕暍病脈證並治》中提到:「太陽病,關節疼痛而煩,脈沉而細者,此即濕痹病(《玉函》去中濕)。」

《古今醫鑒·中濕》中說:「中濕者,外感或內傷濕邪,證見皮膚頑麻、喘滿、倦怠、腫脹、腰胯疼痛、肢體強硬、肢節不利等。」

《難經·四十九難》中提到:「有中風,有傷暑,有飲食勞倦,有傷寒,有中濕,這就是所謂的五邪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