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中脘疽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中脘疽,又名胃疽。指生於臍上四寸中脘穴之腹皮癰。

《醫宗金鑒》卷六十七:“中脘疽,發於中脘穴部位之癰疽。其證腹皮腫脹,色赤,痛甚,發熱,口渴,煩躁,脈洪數,舌苔黃燥。治宜清熱解毒,消腫散結。方用大黃牡丹皮湯加減。若腫勢甚者,可用大黃附子湯。若兼有寒熱往來,胸脅脹滿者,可用柴胡桂枝湯加減。若兼有腹痛拒按者,可用大黃附子湯加減。”

中脘疽的臨床表現為腹皮腫脹,色赤,痛甚,發熱,口渴,煩躁,脈洪數,舌苔黃燥。

中脘疽的治療原則是清熱解毒,消腫散結。常用方藥有大黃牡丹皮湯、大黃附子湯、柴胡桂枝等。

中脘疽的預後一般良好,但如果治療不當,可能會引起腹膜炎、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。

中脘疽的食療方有:

  • 大黃牡丹皮湯:大黃10克,牡丹皮30克,水煎服,每日1劑。
  • 大黃附子湯:大黃10克,附子10克,水煎服,每日1劑。
  • 柴胡桂枝湯:柴胡10克,桂枝10克,白芍10克,甘草5克,水煎服,每日1劑。

中脘疽的飲食禁忌有:

  •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,如辣椒、生薑、大蒜等。
  • 忌食油膩生冷食物,如肥肉、油炸食品、冷飲等。
  • 忌食不易消化食物,如牛肉、羊肉、狗肉等。

中脘疽患者應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如果症狀嚴重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