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中脘痛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中脘痛,中醫名詞,又稱中脘疼痛。中脘為胸膺之下,臍上六寸處,是胃經募穴。中脘痛是指中脘部位疼痛,常見於胃脘痛、胃炎、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。中脘痛的治療方法,可參見胃脘痛條。
中脘痛的症狀表現為中脘部位疼痛,疼痛性質可為脹痛、刺痛、灼痛、隱痛等,疼痛程度可為輕微、中度、重度等,疼痛部位可為固定不移,也可為移動性,疼痛可為持續性,也可為間歇性。中脘痛常伴有胃部不適,如胃脹、胃痛、噁心、嘔吐、食欲不振等。
中脘痛的病因多為胃及十二指腸疾病,如胃炎、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、胃下垂、胃扭轉、胃癌等。此外,中脘痛也可由其他疾病引起,如肝炎、膽囊炎、胰腺炎、心絞痛、膈肌痙攣等。
中脘痛的治療方法,可根據病因進行治療。如由胃及十二指腸疾病引起的中脘痛,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相應的藥物進行治療。如由其他疾病引起的中脘痛,應根據原發病進行治療。
中脘痛的預防方法,主要是預防胃及十二指腸疾病的發生。平時應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,不暴飲暴食,不吃過飽。此外,還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戒菸戒酒,勞逸結合,保持心情舒暢。
中脘痛是中醫常見的病證之一,其發病原因多為胃及十二指腸疾病,但也可由其他疾病引起。中脘痛的治療方法,可根據病因進行治療。平時應注意預防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發生,以減少中脘痛的發生。
以下是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中關於中脘痛的論述:
「中脘痛,胸膺之下,臍上六寸,為中脘。其痛脹痛、刺痛、灼痛、隱痛,輕重不等,或固定不移,或移動不定,或持續不已,或間歇不定,皆屬中脘痛也。其因有胃病、十二指腸病、肝病、膽病、胰病、心病、膈病等,皆可致中脘痛。治宜辨證施治。」
中脘痛是中醫常見的病證,其發病原因多為胃及十二指腸疾病,但也可由其他疾病引起。中脘痛的治療方法,可根據病因進行治療。平時應注意預防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發生,以減少中脘痛的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