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中西醫匯通派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中西醫匯通派,又稱匯通派,是近代醫學流派。19世紀中葉以後,西方醫學大量傳入我國。在這種形勢下,一部分中醫或則以西醫的解剖學、生理學等知識印證中醫的古典醫理;或則以中醫的有關理論印證西醫的某些知識,這種思路和做法比起全盤否定中醫葯的民族虛無主義和尊經泥古、拒絕接受包括西方醫學在內的新知識的因循守舊思想是一個進步。但是在舊中國,匯通中西醫的工作,由於時代的局限,或則思想方法有片面性,或則牽強附會之弊,成果有限。匯通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唐宗海、朱沛文、惲鐵樵、張錫純等。
以下是匯通派的代表人物唐宗海的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中的原文:
醫學之道,原無中西之分,但因地理之隔,人情風俗之異,故其學說之發達,亦隨之而異。西洋之醫學,自希波克拉底(Hippocrates)始,歷經數千年之演進,其學說之精深,其方法之確切,實足為世人所欽佩。然其學說之發達,亦以其地理之環境,人情風俗之不同,而有其特點。蓋西洋之地理環境,四周環海,氣候溫和,人民生活優裕,故其醫學之研究,多注重於解剖學、生理學、病理學、藥理學等方面,而對於氣候、地理、飲食、起居、勞逸等方面,則多所忽略。由是西洋之醫學,雖精於治療,而對於預防保健,則多所未逮。
我國之醫學,自黃帝、歧伯始,歷經數千年之演進,其學說之精深,其方法之確切,亦足為世人所欽佩。然其學說之發達,亦以其地理之環境,人情風俗之不同,而有其特點。蓋我國之地理環境,四周環山,氣候寒冷,人民生活困苦,故其醫學之研究,多注重於氣候、地理、飲食、起居、勞逸等方面,而對於解剖學、生理學、病理學、藥理學等方面,則多所忽略。由是中國之醫學,雖精於預防保健,而對於治療,則多所未逮。
由上可知,中西醫學各有其特點,各有其優缺點。匯通派主張中西醫學互相借鑒,取長補短,以期建立一套完整的醫學體系。匯通派的思想是進步的,但由於時代的局限,其成果有限。然而,匯通派的思想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