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中消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中消,又稱消中、痟中、消脾,是指由於脾胃燥熱,導致津液耗傷,出現消瘦、多食、小便甜等症狀的病證。
中消的病因主要有兩方面:
- 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損傷脾胃,導致脾胃燥熱;
- 情志不遂,憂思惱怒,肝氣鬱結,橫逆犯胃,導致胃熱內生。
中消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- 消瘦:由於津液耗傷,患者會出現消瘦、面色萎黃、肌肉鬆軟等症狀。
- 多食:由於脾胃燥熱,患者會出現多食、口乾、口渴、大便乾燥等症狀。
- 小便甜:由於津液耗傷,患者的小便會變得甜味。
中消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並結合相關的檢查結果進行。
中消的治療以清胃瀉火、滋陰潤燥為主。常用的中藥有白虎湯、黃連豬肚丸、生地八物湯、調胃承氣湯等。
中消的預後一般良好,但如果治療不當,可能會導致消渴、癃閉等併發症。
中消的食療方有以下幾個:
- 白虎湯:生石膏30克,知母15克,粳米60克。水煎服,每日1劑。
- 黃連豬肚丸:黃連10克,豬肚1個。將豬肚洗淨,切成小塊,與黃連一起加水煎煮,取汁,加入蜂蜜調勻,分次服用。
- 生地八物湯:生地黃30克,熟地黃15克,山藥15克,山茱萸10克,澤瀉10克,茯苓10克,丹皮10克,白朮10克。水煎服,每日1劑。
- 調胃承氣湯:大黃10克,芒硝10克,甘草6克。水煎服,每日1劑。
中消的預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- 飲食清淡,避免過食肥甘厚味。
-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志不遂。
-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- 定期體檢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中消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證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