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中陽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中陽是指脾運化和胃受納、腐熟水谷的功能,因脾胃主中土,居中焦,故稱。

中陽虛弱,則脾胃功能失調,可見食慾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脹、腹瀉等症狀。

中陽虛弱的病因主要有:

  • 先天不足:脾胃功能先天不足,或因後天飲食不節,勞倦過度,損傷脾胃,導致中陽虛弱。
  • 外感六淫:風寒、暑濕、燥火等外邪侵襲,耗傷脾胃陽氣,導致中陽虛弱。
  • 內傷飲食:過食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食物,損傷脾胃陽氣,導致中陽虛弱。
  • 情志不遂:長期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脾失健運,導致中陽虛弱。

中陽虛弱的治療,以補益脾胃、溫中散寒為主。常用方藥有:

  • 四君子湯:補益脾胃,健脾益氣。
  • 理中湯:溫中散寒,健脾和胃。
  • 香砂六君子湯:溫中健脾,燥濕化痰。
  • 參苓白朮散:健脾益氣,養胃生津。

中陽虛弱患者,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:

  • 飲食宜清淡,少食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食物。
  • 不宜過度勞累,保持心情舒暢。
  •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。
  • 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,以便及時發現和治療疾病。

中陽虛弱是一種常見的病症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。因此,患者應重視中陽虛弱的防治,以免給身體帶來不必要的傷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