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中暍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中暍,病名。出《金匱要略·痙濕暍病脈證並治》。
- 即中暑、中熱。參見中熱、中暑條。
- 陰寒之暑證。見《證治準繩·諸中門》:「中暍者,乃陰寒之證,法當補陽氣為主,少佐以解暑,故先哲多用薑桂附子之類,此推《內經》舍時從證之良法也。」
- 即陽暑。詳見該條。
《金匱要略·痙濕暍病脈證並治》原文:
痙濕暍病,發熱汗出,身體疼痛,頭痛,目眩,心煩,煩躁,小便不利,[大便不通](/dic/1677),脈浮而緊,此為中暍也。
治法:
以甘寒為主,佐以辛溫,如白虎湯加附子、乾薑、桂枝、生薑、大棗。
方解:
白虎湯清熱解暑,甘寒之性,最能解暑熱;附子、乾薑、桂枝、生薑、大棗溫陽散寒,辛溫之性,最能散寒邪。白虎湯加附子、乾薑、桂枝、生薑、大棗,共奏清熱解暑、散寒止痛之功。
主治:
中暍證。症見發熱汗出,身體疼痛,頭痛,目眩,心煩,煩躁,小便不利,大便不通,脈浮而緊。
現代研究:
中暍證多由暑熱之邪侵襲人體,以致陰寒內生,陽氣受損所致。白虎湯加附子、乾薑、桂枝、生薑、大棗,具有清熱解暑、散寒止痛之功,臨床上可用於治療中暍證。
臨床應用:
本方臨床上常用於治療中暑、中熱、中暑頭痛、中暑嘔吐、中暑腹瀉、中暑昏迷等症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,每日1劑,分2次服。
注意事項:
本方性寒,陰虛火旺者慎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