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中臟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臟是中醫名詞,指人體內臟器官的統稱。臟包括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五個主要器官,以及心包、小腸、大腸、三焦、膽、胃、膀胱、任脈、督脈等次要器官。臟在人體中起著重要的作用,包括調節氣血、生化精氣、藏精、主神等。

中風是中醫病名,指突然發生的肢體麻木、口眼歪斜、言語不利等症狀。中風有不同的類型,其中一種是臟中風。臟中風是指邪氣侵入臟腑,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而引起的疾病。臟中風的症狀包括猝然昏迷、不能言語、唇緩不收、口角流涎等。

臟中風的治療方法包括針灸、推拿、拔罐、刮痧等。如果病情嚴重,可以使用中藥治療。

以下是《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·中風論》中關於臟中風的記載:

「風中臟者,其人猝然昏迷,不能言語,唇緩不收,口角流涎,手足逆冷,四肢不仁,目不開,舌強不能言,此為風中臟也。」

《金匱要略·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》中也提到:「邪入於臟,則為中風,其人猝然昏迷,不能言語,唇緩不收,口角流涎,手足逆冷,四肢不仁,目不開,舌強不能言,此為中風也。」

由此可見,臟中風是一種嚴重的中風類型,其症狀包括猝然昏迷、不能言語、唇緩不收、口角流涎等。如果出現這些症狀,應立即就醫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