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中指節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中指節
中指節為推拿穴位名,意指中指近端之指關節部位。在中醫理論中,手指與臟腑經絡密切相關,尤其小兒推拿常運用特定指節調理氣血、平衡陰陽。《小兒推拿廣意·陽掌十八穴療病訣》載:「中指節,推內則熱,推外則瀉。」此處「推內」指向掌心方向推按,可激發陽氣,產生溫熱效應,適用於寒證或氣血不足之症;「推外」則指向指尖方向推按,能疏泄邪熱,適合實熱或滯積之證。
從經絡角度而言,中指循行手厥陰心包經,其指節刺激可間接調節心包經氣機,影響上焦功能,如心肺氣血運化。此外,中指節在診斷上亦具參考價值,若該處出現異常色澤、腫脹或壓痛,可能反映相應經絡或臟腑失衡。臨床應用時,常配合其他穴位如「五經穴」(五指尖端)或「脾經」、「肝經」等,以增強療效。
小兒推拿中,中指節操作手法以「推」、「揉」、「掐」為主,力道需輕柔均勻,避免過度刺激。成人若運用此穴,可結合針灸或艾灸,進一步強化溫通或清泄之效。歷代醫家對指節療法多有發揮,如《幼科鐵鏡》亦提及指關節與三焦氣化的關聯,凸顯其調節全身氣機的作用。
總此,中指節雖為局部穴位,然透過經絡聯繫與手法差異,可廣泛應用於內科雜症及小兒保健,體現中醫「整體觀」與「辨證施治」之特色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