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終之氣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終之氣,又稱「六之氣」,乃中醫運氣學說中六步氣之最終階段,對應二十四節氣之小雪至大寒時段(冬至前後共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)。其氣運特性為「太陽寒水」當令,主掌天地閉藏之象,正應《黃帝內經》「冬三月,此謂閉藏」之論。
氣候特徵與物候表現
《素問·六元正紀大論》載:「終之氣,陽氣布,候反溫」,揭示此時雖屬寒水主政,然受運氣相疊影響,可能出現「寒中見溫」的特殊氣候。此時若遇少陰君火或少陽相火在泉,則陽氣潛藏不固,反見地表氣溫回升,致蟄蟲不伏、流水遲滯不冰等反常物候。此現象與「水火相蒸」之氣化機制相關,亦體現中醫「標本中氣」理論中太陽寒水以少陰熱為本的特異性。
人體生理病理影響
- 康平之象:寒水當令而陽氣內斂,若氣候合於常度,則民病稀少,《內經》稱「民乃康平」。此時人體陽氣沉潛於腎,符合「冬藏」養生之道,精氣得固。
- 溫病之變:若遇「候反溫」之異,則易形成「外寒束鬱內熱」或「寒包火」病機。如《傷寒論》麻杏甘石湯證所示,外感寒邪而內有鬱熱,可見發熱、咳嗽、咽痛等溫病徵兆,此即「其病溫」之理。
五運六氣交變規律
終之氣所主時段,需結合當年司天在泉之氣綜合判斷:
- 子午之年(少陰君火在泉):水火相激,溫化尤甚
- 辰戌之年(太陽寒水在泉):寒水疊加,凜冽異常
- 寅申之年(少陽相火在泉):寒熱錯雜,霧露偏盛
此三種配置下,終之氣呈現迥異氣候特徵,進而影響病邪屬性與疾病譜。如《運氣易覽》所言:「終氣之變,必參主客勝復」,正說明運氣學說中「因時辨氣」的核心思想。歷代醫家如劉完素《素問運氣圖說》更進一步闡釋,終之氣階段若客氣為陽明燥金,則可能形成「燥寒相搏」之證,表現為皮膚皴揭、咳喘胸悶等症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