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仲昶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仲昶,字德明,為元明之際著名醫官。其父仲學輅乃當世名醫,家學淵源深厚,奠定其中醫藥學術根基。據史料記載,仲昶因精準辨治天順帝痼疾而立功,遂獲擢升太醫院院判一職,主管宮廷醫療事務。

在太醫院任職期間,仲昶承繼《內經》《難經》理論體系,尤擅脈診與臟腑辨證。其臨證特色在於融合金元四大家學說,重視氣血調和與五行生剋關係,處方用藥注重君臣佐使配伍法度。明代醫案記載,仲昶治療內傷雜病時,常以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為本,結合個人臨床經驗加減化裁,尤其善用補中益氣法調理虛損證候。

在針灸造詣方面,仲昶推崇《針灸甲乙經》學術觀點,強調經絡辨證與子午流注取穴法,對奇經八脈病證有獨到見解。其治療婦科經帶病證時,遵循「衝任為血海」理論,慣用三陰交、關元等要穴,配合艾灸溫通之法。

仲昶在太醫院主持編纂《御製醫方》時,系統整理宋元以來宮廷驗方,特別收錄諸多治療溫病時疫的方劑,如運用升降散加減治療春溫證,展現其對外感熱病的深刻認識。其學術思想對明代宮廷醫學發展產生重要影響,門生中有多人後任太醫院御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