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重迭痔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重迭痔

重迭痔,又稱疊痔,屬中醫肛門疾病範疇,首見於清代祁坤所著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此病以肛門部外痔與皮贅簇聚叢生、層疊而長為特徵,屬中醫外科「痔瘡」證型之一。

病因病機

中醫認為重迭痔之形成,主要與下列因素相關:

  • 濕熱下注:飲食不節,過食辛辣厚味,致使脾胃運化失職,濕熱內生,下注肛門,氣血壅滯而成。
  • 氣血瘀滯:久坐久立,或負重遠行,致肛門氣血運行不暢,經絡阻隔,瘀血凝滯於肛門而成。
  • 風燥濕熱:外感風邪,與內濕相搏,鬱久化熱,燥濕相合,侵襲肛門肌膚所致。
  • 血虛風燥:年老體弱,或久病耗傷陰血,血虛生風化燥,肛門失於濡養,肌膚乾燥而癢。

臨床表現

《外科大成》詳細描述其典型症狀:「生騎縫中間,層層疊起,乾燥無水,只癢而不腫痛。」具體表現如下:

  • 外觀特徵:肛門齒線以下皮膚皺襞增生肥大,呈環狀或花冠狀排列,層疊堆積,狀如蓮花。
  • 質地狀態:表皮乾燥缺水,無明顯滲液濕潤表現。
  • 自覺症狀:以瘙癢為主症,一般無明顯腫脹疼痛感,或僅有輕度不適。

鑒別診斷

重迭痔需與下列肛門疾病相區別:

  • 血栓性外痔:肛緣突發青紫色腫塊,疼痛劇烈,觸痛明顯。
  • 炎性外痔:肛緣腫物紅腫熱痛,可有滲出糜爛。
  • 肛門濕疣:表面粗糙呈乳頭狀或菜花狀,多由HPV感染引起。
  • 肛門癬:邊緣清楚,覆有鱗屑,真菌檢查陽性。

中醫治療原則

內治法

  • 清熱利濕法:適用於濕熱下注型,方選萆薢滲濕湯加減
  • 活血化瘀法:適用於氣血瘀滯型,方選桃紅四物湯合乙字湯
  • 養血潤燥法:適用於血虛風燥型,方選當歸飲子加減

外治法

  • 熏洗法:選用苦參湯、五倍子湯等煎湯熏洗
  • 敷藥法:可選用九華膏、黃連膏等外塗患處
  • 結紮療法:對較大贅皮可行結紮使其壞死脫落

古籍論述

《外科大成》對本病的描述為後世辨證論治奠定了基礎。清代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進一步指出:「痔瘡形名甚多,其實不外陰陽二毒所結。」強調了痔瘡雖形態各異,但病機不離陰陽失衡。

現代對應疾病

從現代醫學角度看,重迭痔大致對應:

  • 贅皮外痔(cutaneous tags)
  • 肛門部慢性單純性苔蘚(lichen simplex chronicus)
  • 部份肛門濕疹樣病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