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膽熱多睡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膽熱多睡
證名,又稱膽實多臥,為中醫臨床常見之睡眠異常證候。此證首載於《太平聖惠方》卷三,其病機主要責之於膽腑積熱,兼夾痰濁壅滯,導致陰陽氣血失和,神識昏蒙而發為多寐。
病因病機
- 膽熱內蘊:
膽屬少陽,主決斷,與肝相表裏。若情志鬱結,或飲食辛辣肥甘,化熱內蘊,膽火亢盛,上擾心神,則精神昏昧,嗜睡難醒。 - 痰濁阻竅:
膽熱煉液成痰,痰熱互結,壅塞胸膈,阻遏清陽之氣上榮頭目,故見晝夜昏沉、多臥嗜睡。 - 營衛失調:
膽熱熾盛,影響營衛運行,衛氣不得入陰,陰陽失和,進一步加重寐寤失常。
臨床表現
- 主症:精神倦怠,晝夜嗜睡,睡後仍感困乏,或寐中易驚。
- 兼症:口苦咽乾,胸悶煩躁,痰多黏稠,小便黃赤,舌紅苔黃膩,脈弦滑數。
治法與方藥
治宜清泄膽熱、化痰開竅,佐以調和陰陽。
- 羚羊角散:
以羚羊角清肝膽實火,配伍黃芩、梔子瀉熱,適用於膽熱熾盛、煩躁多寐者。 - 半夏湯:
以半夏、陳皮化痰降逆,茯苓健脾滲濕,適合痰熱內擾、胸膈痞滿之多睡證。 - 遠誌丸:
取遠誌、石菖蒲化痰開竅,人參、茯神益氣安神,用於痰熱兼氣虛之神昏嗜臥。 - 茯神散:
側重茯神、酸棗仁寧心安神,佐以黃連清心膽之熱,適用於熱擾心神之證。
相關證候辨析
- 嗜臥:泛指多種原因所致之嗜睡,膽熱多睡屬其分支。
- 膽實多臥:與膽熱多睡同義,強調膽腑氣機壅實為病本。
此證需與脾虛濕困之多寐、氣血兩虛之昏睡鑑別,後二者無熱象,而膽熱多睡必見痰熱徵兆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