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重方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重方是中醫方劑學中的重要概念,主要涵蓋兩大範疇:
一、復方之謂(配伍結構層面) 源自《黃帝內經》治療學思想,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提出"奇之不去則偶之,是謂重方"的組方法則。此處"重"指重疊配伍,體現在三個方面:
- 多法並用:針對複雜病機,將兩種以上治法配伍組合
- 層次疊加:按君臣佐使結構,將數個基礎方劑疊加配伍
- 藥隊組合:常見如四君子湯合四物湯組成八珍湯的經典組合
二、重劑之屬(質地特性層面) 屬十劑分類(宣、通、補、瀉、輕、重、滑、澀、燥、濕)之一,其特質為:
- 藥物選擇:多選用礦物類(如磁石、代赭石)、貝殼類(如牡蠣、珍珠母)等質重之品
- 作用特點:具有鎮潛、安神、降逆之效,如張仲景風引湯運用多種礦物藥
- 現代運用:常用於治療亢奮類病症,包括肝陽上亢、虛煩不寐等
歷史演變方面,明代張景岳《景岳全書》發展出"八陣"分類法,將重方思想融入"補陣"與"和陣";清代吳鞠通《溫病條辨》中三甲復脈湯的組成,體現了重方在溫病治療中的應用演進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