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重提輕插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重提輕插
重提輕插為針刺手法之一,屬提插補瀉法中「瀉法」的具體操作技術,與「緊提慢按」意義相通。此法強調提針時用力稍重、速度稍快,而插針時力道輕緩、速度放慢,透過兩者節奏與力道的差異,達到瀉實、清熱、通絡之效。
操作要領
- 提針:針體上提時,施力較重,速度稍快,動作明確,以牽引氣機向外宣散。
- 插針:針體下插時,力道減輕,速度緩慢,如探入輕觸,避免過度擾動氣血。
- 頻率與幅度:提插幅度約0.3–0.5寸(依穴位深淺調整),反覆操作數次,以得氣為度。
中醫理論基礎
- 瀉實作用:依《內經》「菀陳則除之」原則,重提可引邪外出,輕插則避免傷正,適用於實證、熱證或經絡壅滯。
- 陰陽調和:提為陽、插為陰,重陽輕陰的設計契合「瀉其有餘」的治療思路。
- 氣機引導:透過提插力度差異,調節經氣趨向,重提促進氣血外達體表,輕插減少內陷之弊。
臨床應用
此手法常見於下列情況:
- 實熱證:如高熱、咽喉腫痛,配合瀉穴(如合谷、曲池)以清泄熱邪。
- 經絡瘀阻:如局部脹痛、痺證,結合放血或搖針法增強通絡效果。
- 瀉法疊加:常與「捻轉瀉法」或「呼吸補瀉」配合,強化疏導作用。
相關針法對照
- 緊提慢按:與重提輕插操作原理類同,但更強調提插「速度」的對比。
- 輕提重插:屬補法操作,提針輕緩而插針重按,多用於虛寒之證。
此手法體現中醫「微調氣機」的針法精髓,需依患者體質、證候靈活運用,方能契合「虛實補瀉」之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