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重暍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重暍,病名。濕溫誤治的重證。《傷寒類證活人書》卷六:「(濕溫)不可發汗,汗出必不能言,耳聾,不知痛所在,身青面色變,名曰重暍。」治宜白虎蒼術湯等方。參見濕溫條。

重暍,又稱重暍證,是濕溫誤治所致的一種重症。其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不退,汗出不止,口渴欲飲,身體疼痛,四肢無力,耳聾,面色青紫,甚至昏迷不醒。

重暍的病因主要是濕溫病誤治。濕溫病是一種以發熱、汗出、口渴、身體疼痛、四肢無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。如果在治療過程中,過度發汗,或者使用了過於寒涼的藥物,就會導致病情加重,出現重暍的症狀。

重暍的治療以清熱解毒、利濕退熱為主。常用的方藥有白虎湯、蒼術湯、三黃湯等。

重暍的預後一般較差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很容易導致死亡。

重暍的預防主要是避免濕溫病的發生。平時要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生冷油膩的食物,不喝涼水,不熬夜,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。如果出現發熱、汗出、口渴、身體疼痛等症狀,要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
重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很容易導致死亡。因此,大家一定要重視重暍的預防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