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周恭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周恭

周恭,字寅之,號梅花主人,明代崑山(今屬江蘇省)人,為明代重要醫家。周恭博學多才,除精通醫理外,亦善詩文,堪稱儒醫典範。其醫著雖多佚失,然貢獻卓著,尤其對《醫說》之增益工作,使珍貴醫籍得以流傳後世。

周恭出身儒林,博覽群書且深研經史子集,後棄儒隱居鄉里,專致於醫學研究與實踐。其儒學修養與醫學造詣相結合,形成獨特學術視野,於理論與臨床皆有建樹。

著作

周恭著作甚豐,惜多亡佚。主要醫著包括:

  • 《增校醫史》四卷:屬醫史類著作,內容當包含歷代醫家事蹟及醫學發展脈絡,可惜已佚。
  • 《醫效日鈔》四卷:紀錄日常診治所得與驗案心得,屬臨床經驗集,亦不存於世。
  • 《事親須知》五十卷:規模宏大之養生護理專著,應涵蓋老年醫學、養生保健、居家護理等範疇,可謂明代家庭醫學百科全書之雛形。
  • 《續醫說會編》十八卷(1493年):周恭最重要之傳世著作。此書以宋・張杲《醫說》為基礎加以增補,蒐羅歷代醫案、醫論、奇方異法等,其中不乏珍貴醫籍佚文,對保存中醫文獻貢獻卓著。該書採分類編纂形式,論述範圍涵蓋基礎理論、臨床各科、養生調攝等。

學術貢獻

  1. 文獻保存
    《續醫說會編》不僅增補《醫說》之不足,更保存了大量宋元明初時期的醫藥文獻,其中包含許多今已失傳的醫家言論與經驗方藥。周恭注重考證源流,於引文多註明出處,體現嚴謹治學態度。
  2. 理論闡發
    周恭精通《內經》、《傷卒》典籍,於陰陽五行、藏象經絡理論皆有獨到見解。其學術思想體現在《續醫說會編》的各類按語與論述中,強調「醫道通於天道」,重視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。
  3. 臨床經驗
    雖然《醫效日鈔》已佚,但從《續醫說會編》所錄醫案可見,周恭於內科雜病、婦兒疾病診治均有豐富經驗。其診療特點在於善用經方,又能根據明人體質特點靈活化裁。
  4. 養生思想
    周恭於《事親須知》五十卷中發展了完整的家庭醫學與養生體系。其養生觀融合儒道思想,強調形神共養、動靜結合,提出「養生貴適中,過與不及皆為病」的中道觀。

思想特色

周恭醫學思想具有鮮明的儒醫特色,主張「醫以濟世」的社會責任。其學術取向呈現三大特徵:

  1. 重經典而通變:尊《內》、《難》為圭臬,復能因時制宜,不拘泥古方。
  2. 重實踐而尚簡:臨床用藥講求簡便驗廉,適合民間應用,體現其實用主義傾向。
  3. 重考據而創新:於醫史文獻嚴謹考證,又能結合臨證心得提出新見。

周恭雖隱居鄉里,甘貧樂道,以授徒鬻藥為生,然其學術影響跨越時代。通過《續醫說會編》等著作,周恭為後世留存了豐富的醫學史料,也展現了明代儒醫的知識結構與學術風貌。其著作雖多散佚,仍不失為明代江南醫學的重要代表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