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周廣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周廣,唐代著名醫家,吳(今江蘇蘇州)人,師從名醫紀朋,深得其傳,醫術精湛,尤擅望診與辨證論治,在中醫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。
醫術特色
周廣精於「望色察疾」,主張「色脈合參」,通過細察患者面色、神情、體態及言行舉止,判斷病機深淺與臟腑虛實。其診法深受《內經》「望聞問切」理論影響,注重「五色五脈」與五行生剋的對應關係,如面青主肝病、面赤主心病等,結合脈象變化,精準辨證。
臨床成就
開元年間(713-741年),周廣因醫術超群被召入京,曾治癒宮人狂疾。此疾在中醫屬「癲狂」範疇,多因情志失調、痰火擾神或氣血逆亂所致。周廣未載具體治法,然據其師承與時代背景推測,可能運用針灸(如百會、神門等穴)或方藥(如黃連解毒湯、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等)以平肝瀉火、化痰開竅,展現其「異病同治」的靈活思維。
醫德風骨
唐玄宗欲賜官爵以表彰其術,周廣堅辭不受,體現傳統醫家「懸壺濟世,不慕榮利」的風骨。此舉亦反映唐代部分醫者「重道輕仕」的價值取向,與孫思邈「大醫精誠」精神一脈相承。
學術影響
周廣雖無專著傳世,但其臨床經驗與紀朋師承,對吳地醫學發展有所貢獻。唐代中醫重視實踐,醫家多依師授與個人悟性融合創新,周廣之成就正是此風氣下的縮影。其望診技法,亦為後世溫病學派「辨舌驗齒」等診法奠定基礎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