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周鑅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周鑅,字光遠,清代醫家,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士。年少時即與名醫王孟英交遊,深受其學術影響。因欽佩王氏醫理博深、臨證多效,遂仿效明代丁長孺整理繆仲淳醫案之先例,蒐集王孟英1824年至1843年間雜症治驗,輯成《王氏醫案》(初名《回春錄》)兩卷(1843年刊行)。該書詳載王氏辨證思路與用藥特色,尤以溫病、虛勞、婦科等案例見長,體現其「清靈透達、顧護陰液」的學術風格。

後周鑅又與醫家盛鈞合作,續輯《仁術志》(即《王氏醫案續集》卷二),進一步補錄王氏臨證精華。此二書不僅保存王孟英學術經驗,更反映清代江南溫病學派與雜病治療的發展脈絡,如對暑濕、痰飲、肝鬱等病機的獨到闡釋,以及活用白虎湯、甘露消毒丹等方劑的靈變手法。

周鑅的編纂工作,對傳承王孟英「重辨證、輕套方」的醫學思想具有重要意義,亦為後世研究中醫溫病學與臨證醫案提供珍貴文獻。其輯錄的案例常見「脈證合參」「藥隨證轉」等細膩記錄,足見清代中醫辨證論治的嚴謹性與個體化治療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