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周紀常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清代醫家周紀常,字卓人,山陰(今浙江紹興)人士,為乾嘉年間婦科醫學之重要代表人物。其生平精研岐黃之術,尤擅女科,博採歷代醫家婦科典籍之精要,於道光三年(1823年)纂輯《女科輯要》八卷,系統整理婦人經、帶、胎、產諸疾辨治綱目,體現清代婦科臨證學術之集成就。
《女科輯要》全書依女科病理特質分篇立論: 卷一至卷二專論「經脈篇」,闡釋月事不調、經閉、崩漏等證。周氏承襲《內經》「任脈通,太衝脈盛」之旨,參合張景岳「調經之要,貴在補脾胃以資血之源」之說,強調衝任損傷為經病本源,立方注重疏肝解鬱與溫養奇經並用。
卷三至卷五詳述「胎孕篇」,載胎前諸病如惡阻、子腫、子煩等證治。其論胎元養護,融會朱丹溪「胎前宜清熱養血」與張元素「補脾保胎」之說,並收錄《婦人大全良方》安胎飲加減法,展現明清胎教理論之流變。
卷六至卷七編列「產育篇」,載述難產、胞衣不下、產後血暈等危急證候處理。書中特別輯錄亟齋居士《達生篇》「睡、忍痛、慢臨盆」六字真言,輔以楊子建《十產論》手法圖解,保存清代產科實證醫學特色。
卷八「雜病篇」廣收帶下、癥瘕、陰挺等婦科雜症,其中轉錄《竹林寺女科》秘傳方劑如完帶湯、清肝止淋湯,更單列「外治法」專章,載有坐藥、燻洗等外用方,反映清代婦科治療手段之多樣性。
書末附方藥一卷,按「丸散膏丹酒露」分類,收載《胎產全書》保產無憂散等驗方,並註明道地藥材採製規範。周氏於按語中多引《神農本草經》藥性理論,如論阿膠「得濟水沉性,能潛鎮衝任」,具見其用藥重視歸經特性。
此書在學術上兼採陳自明、薛己、傅山等諸家學說,更收錄越中秘本《竹林寺女科》臨證心法,於清代婦科專著中獨具集成價值。其編纂體例以證帶方、以方繫藥,體現中醫「理法方藥」一貫之思維,對後世婦科臨床影響深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