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周茂五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周茂五,字青亭,清代廬陵石陽(今江西吉水)人,為清代中醫文獻彙編之重要醫家。其生平精研醫理,尤擅蒐羅驗方,致力於醫籍之簡化與系統化編纂,對民間醫學知識之傳播頗具貢獻。

醫學著作與學術特色:

  1. 《易簡方便醫書》六卷(1861年)

    • 彙輯龔自璋《醫方易簡新編》、郴州文昌宮刊《方便藥書》及鮑相璈《驗方新編》三部方書精華。
    • 以「刪繁就簡」為編纂原則,按病證分門別類,收錄內科、外科、婦科、兒科等常見疾病驗方,強調方劑「簡、驗、便、廉」之特質。
    • 體現清代「驗方派」學術傾向,重視臨床實用性,其中收錄多種民間草藥配伍,如以白茅根配伍車前草治淋證,反映江南地域用藥特色。
  2. 《萬病自療寶庫》

    • 內容涉及導引、食療與藥物外治法,部分章節援引《內經》「治未病」思想,提倡日常調攝以防治疾病。
    • 收錄刮痧、灸法等外治技術,並附簡易穴位圖解,呈現清代「內外並治」的醫療觀念。

學術淵源與影響: 周氏著作承襲明代《普濟方》以降的類書傳統,但更側重臨床實效。其方劑分類參酌張仲景《金匱要略》按證列方之體例,然藥味組成趨於平易,多取本地易得之品。書中部分婦科方劑可見《傅青主女科》用藥影子,如當歸、白芍等養血藥之運用,顯示其融匯明清婦科流派之特色。

歷史定位: 在清代中醫通俗化潮流中,周茂五與同時期鮑相璈、龔自璋等醫家,共同促成驗方醫學之普及。其著作在江西、湖廣等地民間廣為流傳,對晚清民間醫療實踐具深遠影響,亦為研究中醫藥學在基層社會應用之重要文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