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周溥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周溥,字文淵,明代著名醫家。其祖籍為會稽(今浙江紹興),明初遷居汴城(今河南開封)。自幼聰穎好學,後因體弱多病,罹患羸疾(一種虛弱消瘦之症),幸得高子明醫師診治而痊癒,遂拜其為師,專攻醫道。

周溥從高子明處獲得《黃帝內經》、《扁鵲脈書》等經典醫籍及秘傳方劑,潛心研讀並勤加抄錄。其醫術精湛,診治多驗,故求醫者絡繹不絕。成化年間(1465-1487年),因醫名顯赫,獲朝廷賜予冠帶,以表彰其醫學貢獻。

在學術上,周溥反對當時醫界過度拘泥於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的風氣,主張回歸經典,闡發《素問》、《難經》之奧義,並融合李東垣、朱丹溪等金元四大家的學術思想。為此,他編纂《方法考源》一書,系統梳理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的源流關係,可惜該書已佚。

鑑於古籍文辭深奧,不利於初學者研習,周溥另撰《用藥歌括》,以歌訣形式闡述藥物性味、歸經及配伍要點,內容簡明扼要,便於傳誦。此書亦未能流傳至今。

周溥享年八十七歲,其生平反映出明代中醫對經典理論的傳承與創新,尤其重視臨床實踐與醫學教育的結合。其學術觀點強調辨證論治,反對機械套用成方,對後世中醫發展有一定影響。